益隆炮竹廠的歲月印記  圖文/綠水青山

 位於的氹仔益隆炮竹廠見證澳門手工業的興衰,亦見證當下氹仔旅遊業的興旺,因為益隆炮竹廠已成為氹仔區的旅遊景點之一。

 昔日的益隆炮竹廠是氹仔居民的大僱主,炮竹廠的工人有老中青三代人,有男工、女工和童工,昔日的繁華興盛與現今的安静是絶然不同。

 綠樹斑駁、老根盤踞,隔絕塵囂,久經風雨的舊廠房已無昔日的熱鬧人氣。

 炮竹業曾是澳門主要的工業,這個行業雖然為市民提供工作機會,但它是高危工作,在澳門半島經過多次炮竹廠爆炸後,當時的澳葡政府督促所有炮竹廠要搬遷到氹仔經營,益隆炮竹廠就申請了澳門炮竹廠經營牌照。

 在我童年時,很多家庭都有拿些手工業回家工作,這是草根階層家家戶戶的主流作業,家庭成員各司其職。如炮竹業的搓炮、鑿炮、擯炮等工序,由兒童和婦女分擔。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澳門工業發展製造業需要大量人手,很多居於氹仔的少女聯群結隊地跨海來澳門半島工作,那時往來仍靠渡輪。她們會租屋同住,在閒談中,經常繪聲繪影地說:「炮竹廠內有鬼!」也許是因炮竹廠曾發生大小的爆炸,有很多死傷者有關。

 據說益隆炮竹廠經歷一九二八年巨大爆炸後,廠方有關注高危易燃物的管理。採用分散式建築設計,各個工序分置於獨立的小型建築內,該模式雖增加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卻大大降低了爆炸的風險,保障了工人及周邊居民的安全,成為業界典範。

 一九四八年廠方獲批新地,故可增設八座被隔火牆包圍的小屋,炮竹廠的安全得到保障。

 澳門四大炮竹廠之一的益隆炮竹廠,曾僱用了上千名工人,廠內設有寫字樓和員工宿舍,有工坊及農地於一身的廠房。

 益隆炮竹廠沒落於國際市場需求的變化,又與內地製造業的崛起有關,而至命的要算是於一九八一年益隆炮竹廠再發生巨大爆炸案,導至炮竹廠徹底落幕。

 二0二三年九月二十九日,特區政府公佈「益隆炮竹廠以及周邊區域優化利用計劃」,實行政商聯同推動活化計劃,藉區內有路氹婚姻登記處和嘉模聖母堂,打造「本地最具中葡特色浪漫、優雅和令人賞心悅目的婚拍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