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 有望壓縮京滬行程至2.5小時
【香港中通社七月十三日電】央視網微信公眾號十三日報道,中國研製的時速六百公里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日前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國際現代化鐵路技術裝備展覽會上首次公開亮相。這款列車代表了中國在高速交通技術領域的最新突破,有望將北京至上海的行程時間壓縮至二點五至三小時。
中車長客股份公司高級工程師邵南表示,超導電動磁浮列車定位為幹線跨省大城市間的點對點交通工具,旨在補充現有交通網絡,實現高效的點到點運輸。他指出,該列車「有望在二千公里以內填補高鐵與航空之間的速度空白」,為中長距離出行提供更快捷的選擇。與傳統高鐵相比,磁浮列車採用超導磁懸浮技術,無輪軌接觸,運行平穩且噪音低,最高時速可達六百公里。
澎湃新聞報道,若該列車投入商業運營,京滬線的行程時間將大幅縮短,預計為二點五至三小時,較航空運輸更具時間競爭力,同時避免機場安檢和候機的繁瑣流程。
多名城市規劃及磁浮技術專家分析,高速磁懸浮線路更適合應用於人口密集、經濟發達且高端客流較多的都市群,例如京津冀、長三角或粵港澳大灣區。從能源消耗角度看,磁浮列車在長距離運行中能更好地發揮技術優勢,綜合效益更高。若應用於短距離線路,頻繁的啟動和制動不僅降低能效,還可能影響乘客體驗,難以充份展現磁浮技術的潛力。
中國鐵路總公司相關人士透露,當前京滬高速磁浮線路的規劃和可行性研究正在積極推進,具體建設和運營時間表尚未公佈。專家預測,若技術和資金到位,京滬磁浮線有望在未來五至十年內實現商業化運營。此項技術的推廣不僅將提升中國國內交通效率,還可能為全球高速鐵路技術發展提供新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