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島摩艾的世界(上)  圖文/思斐

 復活節島位於南太平洋東部,距離智利本土約3600公里,由荷蘭西印度公司的航海家羅赫芬於1722年4月5日復活節發現並登島,因而得名。島上有着青翠的火山、深邃的海域,加上令人疑惑的摩艾石像,使它長久披上一層迷霧,莫測高深!

 復活節島當地人稱之為拉帕努伊島(Rapa Nui),意思是「世界的中心」「地球的肚臍」。島上居民以波利尼西亞裔為主,幾乎全居住在西海岸的安加羅阿(Hanga Roa)村莊中,村莊一片靜謐,幹道旁有超市、商店、手工藝品市場和餐廳。

 走入復活節島,不時見到一具具背著大海、面向家園的巨石人像,當地人稱之為摩艾。這些石像平均高約4米、重12噸,而最大的一座巨石人像高21.6米,重160至182噸,遺憾的是該巨像幷沒有完工。而大部分雕像都是大耳朵,大鼻子,深眼窩。對於這些石像的製作運輸及擺放過程,至今都讓人十分困惑,為此也衍生出了很多「神奇」的解釋,比如將這些雕像歸功於「天外來客」或者屬於神秘的「史前文明」。

 唯近年歷史學家結合島上傳說推斷,掌握高超航海技術的玻利尼西亞大酋長霍圖·瑪圖阿(Hotu Matu'a)帶著妻子和全家乘獨木舟首先來到該島,他們也帶同香蕉、芋頭、番薯、甘蔗、果實等植物以及家雞,不幸的是老鼠也藏匿在船隻中一起來到。當時島上物產豐富,覆蓋著喬木、灌木、蕨類植物,棕櫚成林,他們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並且很快發展出不同的部落,最繁榮時人口達到7000人到20000人左右。族人對酋長和族長尊敬有嘉,便用火山岩石雕刻石像豎在家園門口來緬懷他們的功績。祭司們在木板上鐫刻一種獨特的象形文字,稱之為朗格朗格(Rongorongo),意為「會說話的木頭」,成為所有玻利尼西亞民族中,唯一一個發明書寫文字的族群。◇(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