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東講西)南京偽娘風靡全網事跡 明俐

南京「偽娘阿紅」事件近日引發廣泛討論,其行為邊界與社會影響值得深思。若僅從個人選擇來看,三十八歲的焦某某(阿紅)偏好男扮女裝,戴假髮、穿長裙、化濃妝,作為一種易服癖好,本是私人領域的自我表達,現代社會理當予以包容與尊重。即便他在私密交往中拍攝視頻僅供個人回味,雖可能引發道德爭議,卻仍屬私人範疇。

但阿紅的行為顯然突破了底線。他偽裝女性與多名男性約會,暗中偷拍私密視頻並在網上售賣,這已觸犯法律。根據警方通報,其因涉嫌傳播淫穢物品罪被刑事拘留,違法犯罪的性質確鑿無疑,被抓實屬咎由自取。

而這起案件更折射出一系列越軌行為。那些與阿紅相約的男性,涵蓋學生、潮人、健身教練甚至外籍人士,不少人明知對方真實性別卻「將錯就錯」,在慾望驅使下參與其中。阿紅通過保留長髮、口紅等女性符號,利用部分男性對「女性特徵」的符號化迷戀,讓他們在「揣着明白裝糊塗」中放縱慾望。這些行為不僅違背常人禮教,更因視頻傳播而將私人越界擴散至公共空間,導致信任危機──有網友稱認出視頻中似有親友,引發社會對身邊人的普遍疑慮。

個人自由的邊界在於不侵犯他人權益與法律底線。阿紅的案例警示我們,任何偏好與慾望的釋放,都不能突破法律與道德的紅線,否則既會毀掉自身,也會攪動社會的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