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提升免疫力

 黃芪古時寫作「黃耆」,為豆科植物,藥用根部。《本草綱目》解釋為:「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

 黃芪甘溫,能補脾肺之氣,常用於久瀉脫肛、內臟下垂,被認為有升陽舉陷之功,一切中氣不足、脾虛下陷,都可應用。

 黃芪補氣,兼有利尿之功,因對脾虛失運水腫尤有功效。中醫認為,腎主水液代謝,脾主水液運化,脾虛失運,下肢水腫,用黃芪補中,既能補脾虛之氣,又能增強水液的運化,利尿消腫,因而成為氣虛水腫的要藥。

 黃芪與當歸以五比一的比例配合,稱為當歸補血湯,因有形之血生於無形之氣,故重用黃芪大補脾肺之氣,用當歸補陰血,以使陽生陰長,氣旺血生。

 黃芪不光補脾氣,補肺之功使其常用於咳喘日久,肺氣虛弱,氣短疲累的患者。除此之外,黃芪還能益衛固表止汗,也就是增強防禦感冒的功能,因此氣虛常感風邪者,服之免疫功能即大大增強。

 此外,黃芪還能托毒生肌,稱為瘡家聖藥,也就是久病傷口不癒合,瘡口白無血色,可重用黃芪,加上熟地黃、鹿角膠、白芥子、麻黃、肉桂等溫陽散寒邪之品,共湊溫陽補血、散寒通滯之功,使傷口癒合。

 總結來說,黃芪可以促進代謝、抗疲勞、興奮呼吸、增加腸道緊張度、利尿、消除蛋白尿、改善貧血、促進造血、升高低血糖、降低高血糖、增強免疫功能、抗病毒、抗菌、促進細胞再生、增壽、護肝、保護腎臟、促進骨質生長、強心、降壓、抗衰老、抗炎鎮痛,還有輕微女性荷爾蒙作用。是一味很好的延壽中藥,故稱之為諸藥之長是也,黃芪當之無愧。◇

 (資料來源︰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