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賈寨遺址 發現廟底溝二期文化房址

 【中新社太原五月十二日電】(記者楊靜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十二日對外發佈山西陽城賈寨遺址發掘資料,該遺址發現廟底溝二期文化房址,出土圈足杯、玉環等遺物,是晉東南地區首次發現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與廟底溝二期文化交流互動的直接證據。

 賈寨遺址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芹池鎮賈寨村,南臨蘆葦河,地形北高南低。蘆葦河支流西河穿村而過將整個遺址分為東西兩部份,實為同一遺址。二0二一年三月至五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與陽城縣博物館聯合對遺址進行勘查。

 賈寨村西遺址分佈範圍東西約三百米、南北約一百米,遺址南部臨河斷崖上發現有文化層、灰坑和壕溝等遺跡。考古隊在當地民眾提供的線索指引下,於引水灌渠北部清理出一座廟底溝二期文化時期大型房址。

 該房址現存居室平面呈圓角長方形,東西長七點二米,南北寬三點五米至五點四米,殘存牆體高近二十厘米。房址西南角出土一件灰白陶圈足杯,同類器形在大汶口文化分佈區章丘焦家遺址、皖北的蕭縣金寨遺址都有發現,該類圈足杯年代距今約四千七百年左右。

 考古人員認為,賈寨遺址調查發現的房址F1,結構基本完整,是目前沁河中游及南太行區域發現的規模比較大的廟底溝二期文化時期房址。結合晉東南、晉西南地區考古發現,表明沁河流域及南太行區域是東方大汶口──龍山文化與晉西南,乃至晉西北──陝北地區文化交流的樞紐,這一發現為認識中原地區文明演化的動因和機制提供了全新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