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各部位營養有差異

 雞肉是餐桌上常見的食材,含有現代飲食中常攝取不足的蛋白質,相較其他肉類,熱量與價格也較低。但其種類繁多,各部位除了口感不同外,營養方面也有不小的差異。

 一、雞胸肉︰僅次於雞柳,蛋白質含量高、脂質少,是雞肉中價格最實惠的部位之一。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菸鹼酸,以及近年受到關注的疲勞回復成分「肌肽」,這種抗氧化氨基酸有助於肌肉持久力。

 二、雞腿肉︰蛋白質含量次於里肌與胸肉,雖然脂質稍高,但肉質柔嫩、耐煮,適合多樣料理。含有可保護黏膜、促進健康肌膚與美髮的維生素B2,其含量是其他部位的約兩倍,並富含有助鈣生成與血液健康的維生素K。

 三、雞里肌(雞柳)︰是雞肉中蛋白質含量最高、脂質最低的部位,可謂最健康。非常適合減重與增肌人士。唯一缺點是加熱後容易乾澀,且價格略高。

 四、雞翼︰包含雞皮,脂質較高,但也富含膠原蛋白。雖然膠原蛋白不能直接吸收,但食用能促進體內膠原蛋白生成。近年來也有研究指出,膠原蛋白有強化血管的效果,對健康與美容皆有幫助。

 五、雞皮︰脂質極高,但也富含膠原蛋白、幫助能量代謝的菸鹼酸與維生素K。菸鹼酸雖耐熱但水溶,若用水煮會流失。建議以烤製方式處理,能減少脂肪攝取。

 怎樣煮雞肉才能保留和提升營養?

 1.建議湯汁一起食用

 雞肉中的維生素B群為水溶性,若水煮或燉煮,會流入湯汁中。建議選擇可連湯帶汁一起食用的燉菜,能完整攝取營養。

 2.預先處理避免雞胸與雞柳乾澀

 容易乾澀的部位,在料理前可將肉浸泡在料理酒或濃度如海水的鹽水中約兩小時,使水分進入肌肉纖維。烹調時建議用小火慢煎。若水煮,放入水中後再加熱,水煮沸後關火,蓋上鍋蓋燜約十分鐘即可。◇

 (資料來源︰元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