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油安心使用五原則

 在家自己要料理出好吃的薯條、炸雞,都需要用大量的油去炸,但要將只炸過一次還算乾淨的油丟掉,那就有點浪費了,但留下來可以再用嗎?營養師指出,用過的食用油如有過濾乾淨和適當的儲存,重複使用其實是安全的,但使用次數越多,風險就越大,尤其是在儲存不當的情況下。

 然而,即使是穩定的油品,經過多次煎炸循環後也會變質,並失去原本所含的健康物質。油品在反覆加熱超過四到五次後,會消耗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和抗氧化劑,同時增加有害化合物的形成,增加身體發炎、致癌的風險。

 最好的情況下,當然仍是建議每次都使用新鮮的油。但如要重複使用,也應遵循下面五個使用原則。

 1.用較低的溫度

 避免將油加熱到超過其煙點的溫度,油在高溫或長時間加熱的情況下會加速解解,更易產生有害化合物,可能導致發炎、心臟病,甚至與癌症。過熱的油產生的煙霧含有有毒顆粒,可能會造成呼吸風險。為了獲得最佳油炸效果,油溫應保持在一百七十五至一百九十攝氏度之間。

 2.選擇合適的油

 油脂概分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結構安定,不怕高溫烹調破壞結構,適合炒、炸,但卻不易代謝,容易在體內的肝臟、血管壁上堆積。不飽和脂肪酸較高的油品含「雙鍵」,相對不安定,不適合高溫烹調。

 所以,要油炸應選穩定性高、耐高溫的油脂,如動物性的豬油、牛油,或植物性的椰子油或棕櫚油等,都適合油炸。特別注意沙律油、葵花油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這種高溫油炸易造成油品劣變。

 3.不要重複用於不同性質的食物

 如果原本是用來炸魚的油,就不適合再拿來炸甜甜圈,因為這樣容易讓味道轉移,破壞使用重複油去炸的食物。

 4.油每次使用後徹底過濾

 油炸過後,要先將食物炸過的殘渣碎屑撈掉,過濾乾淨,才能再次使用。尤其含糖量高的食物會更快地分解油,留下燒焦的顆粒,加速油的降解。

 5.蓋上蓋子或保鮮膜

 用過的油如要留至下次再用,應放在陰涼乾燥且無日光直射之處、遠離瓦斯爐等熱源,及最好蓋上蓋子或保鮮膜,不要被其他物質污染,減緩氧化速度。

 最後再提醒,以上建議只適用於一般家庭料理的油炸,因為通常量不多,且炸過的油都算乾淨,因此可以再利用,但最好在當日使用完畢,最多不要放超過三天。此外,油的重複使用次數也不要超過三次以上,當油脂顏色變深、變黏稠,或是油炸時出現白色小泡沫超過油炸鍋面積一半時,表示油脂已發生劣變,應該盡速換油;同時也應避免新舊油混用。◇

 (資料來源︰元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