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式「串」活企業供應鏈
【記者陳藝珠海報道】四月十七日,隨著生產計劃的下達,金暉(中山)金屬製造有限公司倉庫內一批保稅料件幾分鐘後順利到達中山金匯金屬製造有限公司倉庫內,準備用於深加工業務。兩家公司均屬於金源集團旗下,集團子公司間料件的快速流轉得益於金源集團成為中山海關轄區第七個「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模式」集團。
金源集團成立於一九六三年,總部位於香港,主要從事高精密錶殼、表胚、表底等產品的生產、研發,旗下子公司之間的業務往來密切,但企業反映近年來面臨著市場競爭激烈、產能出現瓶頸等問題。
為深入推進加工貿易提檔升級,助力企業降本增效,中山海關聚焦關區重點企業集群發展需求,探索實施集團式、鏈條式「1+N」組團培育認證+改革推廣模式,迅速開展實地調研,宣貫企業集團加工貿易改革惠企政策在料件流轉、設備流轉、貨物存放、外發加工等方面享受的海關保稅監管方面的便利化措施,集約開展審批輔導,進一步提升整體審批效率,實現惠企政策直達快享。
「加入監管模式使得集團供應鏈『進、出、轉、存、銷』各環節管理更加靈活便捷,突破了單個企業的產能瓶頸,更好發揮出集團統籌調配優勢。」金源集團關務負責人冼小堅介紹道。
據統計,改革實施以來,該關累計監管餘料結轉、外發加工、料件串換等集團內業務共四百九十七票,貨值三十八億零六百萬元,為企業節省物流、報關等各項費用超五百六十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