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四月十七日電】(鄭江洛)四月十七日,在福州台江福瑞社區,台胞志願者康永明正帶領十餘名心智障礙青年,練習橄欖球和八段錦,歡聲笑語回蕩在社區,不少居民被現場歡樂的氛圍感染,主動加入其中。
「運動是打破隔閡的最佳方式,橄欖球和八段錦提升了他們的社會行為能力並促進人際互動發展。」康永明說,心智障礙青年,被人們關愛地稱為「心青年」。降低規則難度、增加趣味元素,能更好地幫助「心青年」們打開社交之門。
康永明在台灣高中有著二十年橄欖球的執教經驗,自二0二四年起在福州外語外貿學院任教,執教之餘,他積極投身社區特教志願服務。
康永明介紹,為了讓「心青年」愛上運動健身,他採用遊戲化的教學方式,設計了簡化版的橄欖球和八段錦課程。讓「心青年」在歡樂的氛圍中鍛煉身體,提高身體協調能力的同時還能控制體重。
由福州市小善公益服務中心創辦的社區特教課堂,課程開設兩年多來,已成為周邊二十名「心青年」融入社會的溫暖港灣。從去年開始,康永明便來到社區特教課堂成為一名志願者老師,為「心青年」進行體育課程授課。
他提到,福州小善公益在社區設立的特教課堂,免費為「心青年」提供自我照顧、社交禮儀、體育健身、娛樂遊戲、職業技能等多方面的能力培訓,有助於社會大眾了解特教,增進對心智障礙群體的接納和理解。
康永明表示,台灣在幫助服務心智障礙青少年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如「喜憨兒之家」等機構,這些機構通過培養心智障礙者的職業技能,並為他們提供工作場景,讓他們能夠實現自我價值,獲得穩定的收入,實現自力更生。
他認為,福州在發展特教事業的過程中,可以借鑒這些成功經驗,探索更多適合「心青年」的職業發展路徑。同時,他呼籲更多志願者加入,用不同的形式幫助「心青年」融入社會,共同點亮他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