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粵港澳媒體灣區行聯合採訪團,昨日在深圳進行第三日的行程,參觀了樂聚(深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樂聚機器人副總裁柯真東指出,中國人形機器人在本體和運動控制方面與美國的差距,已經從原來的跟跑到現在領跑的位置。同時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無懼「卡脖子」。
樂聚(深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人工智能領域─高端智能人形機器人研究與開發的高科技企業。公司由哈工大的十位師兄弟共同創立,從二零一六年開始研發人形機器人,已連續專注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深耕九年,公司生產的人形機器人作為中國人工智能的傑出代表,在平昌冬奧會「北京八分鐘」驚艷亮相、在二零二五亞冬會開幕式與火炬手擊掌、在深圳兩會舉麥採訪代表委員、在二零二五中關村論壇開幕式上一氣呵成地完成多機群控太極拳、舞蹈展示等。
被問及如今中美貿易戰,在機器人生產上會否被「卡脖子」時。柯真東指,目前行業有一個共同的觀點,在人形機器人的本體和運動控制方面,中國已經從原來的「跟跑」到如今已「領跑」的位置。不過在「機器人大腦」方面,還有一些小差距,畢竟這是從美國發展起來的新興技術,但工程落地和場景數據累計作為「機器人大腦」發展的必要條件,這方面中國比美國具備更多優勢。
樂聚(深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品宣負責人陳美玲補充,公司期望願意推動機器人在各個生活場景中為大家提供幫助,包括國家今年重點突破的工業場景。她希望機器人可以在智能製造產業上提供幫助,在一些危險和繁重場景中完成任務。而該公司今年一月份已交付了一百多台人形機械人到各個場景,主要集中在科研、商業服務和工業領域,同時訂單已安排到五、六月份,預計今年的訂單增長率預可能在十倍到二十倍左右。
其後,採訪團昨日又先後參觀了深圳科創學院、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和深圳市體育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