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四月十六日電】(記者程景偉)第一百三十七屆廣交會十六日繼續在廣州舉行。廣交會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本屆廣交會首日(四月十五日)境外採購商累計線下參會六萬四千五百三十人,同比增長百分之八點九,到會人數創下歷史同期新高。
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晴雨表」和「風嚮標」。本屆廣交會展覽總面積達一百五十五萬平方米,參展企業約三點一萬家。
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張思洪稱,從境外採購商預註冊量、酒店預訂量和航班預訂率等指標看,第一百三十七屆廣交會境外採購商到會有望繼續保持量穩質昇的態勢。超過二十萬名境外採購商預註冊參加本屆廣交會。
本屆廣交會聚焦「一帶一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歐美等重點市場,通過在全球舉辦推介活動、深化與各方合作、組織廣告和新媒體營銷等多形式多渠道開展招商宣傳推廣,努力實現更高水平的採購商來源地多元化,幫助中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廣交會一直是全球貿易的重要推動力。」參會的巴西戈亞斯州工業聯盟總裁安德烈.羅查說,「我們在這裡將了解並接觸全球主要發展趨勢、前沿技術,以及能夠切實推動工業發展的解決方案」。
在全球貿易秩序面臨新挑戰的背景下,中國外貿展現出了較強的韌性和活力,以自身確定性應對外部不確定性,積極拓展多元化市場。
在廣交會家電展區,廣東志高空調海外營銷公司總經理廖世興正向境外採購商介紹家用空調、輕商空調等智能產品。「中國家電產品在品質、性價比、產能等方面的優勢,短期內是世界上其他國家難以替代的。」他表示,該公司在東盟、歐洲、中東等市場基礎良好,有條件進一步挖掘這些市場潛力。
「在當前全球經貿形勢下,廣交會的作用有可能得到了進一步突顯。」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表示,廣交會可以更多把出口貿易重心放在東盟、歐盟國家,並積極拓展金磚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等市場。此外,廣交會可以舉辦各種活動,讓更多的潛在客戶湧現。
在外部困難挑戰增多的情況下,中國外貿韌性不減。今年一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十點三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百分之一點三,實現平穩開局。中國海關總署發佈的通報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五點二六萬億元,同比增長百分之二點二,佔進出口總值的百分之五十一點一。其中,對東盟進出口一點七一萬億元,同比增長百分之七點一。
廣交會也是世界各國企業共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互利共贏的橋樑。本屆廣交會上,進口展展位數約一千六百個,來自五十個國家和地區的七百三十六家企業參展,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
彭澎認為,作為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生產能力和市場潛力同樣巨大,這是各個經濟體都無法迴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