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是否有聽過這樣一句話:「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社會上總有一些「天命人」甘願為國家奉獻。奉獻是甚麼呢?我認為奉獻是哪怕前路不平,亦有一腔熱血做出貢獻。
奉獻,是給予大自然自己最後的力量。鯨魚是一種能感受生命的生物。當牠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牠會獨自游到大海深處,靜靜等待死亡。生物學家們把這個現象稱為「鯨落」。正所謂:「鯨落海底,哺育暗界眾生十五年。」鯨魚屍體上的養分能為海底大部分生物提供所需要的能量,這是鯨魚為生養牠的大海奉獻出最後一份溫柔。
奉獻,是用自己的熱愛回報社會。樊錦詩被大家親切地喻為「敦煌的女兒」。她在二十五歲時憑藉著對敦煌的熱愛,毅然決定留在敦煌。在樊錦詩的身上,我看到了「擇一事,終一生」的堅定不移,也看到了「願以寸心報華夏,且將歲月奉山河」的為國付出。多年來她堅守敦煌研究與宣傳文化,她曾想過這美麗的敦煌是否應該開放供大家觀賞,又擔心壁畫歷經千年容易受損。最終,她研究出利用科技做出「數字敦煌」,既讓社會認識到敦煌之美,又盡自己的力量守護了敦煌。
奉獻,是盡自己的綿薄之力。想必大家都聽過張桂梅的名字,她創辦的華坪女高升學率常年在雲南省名列前茅。二00二年,她突發奇想要創辦一所女子免費學校,為了啟動資金奔波五年卻只攢下一萬元。五年後,她的事蹟才被社會知曉,社會愛心人士為她捐贈了一百萬,這就是華坪女高的創辦史。張桂梅為了學校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她在生活上總是極其節儉,連網友捐贈給她治病的錢她也以網友的名義毫無保留地捐贈給了學校。她總是說:「學校還有許多孩子要養。」即使是病魔纏身,張桂梅依然堅持為社會奉獻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畢業生。
古往今來,我國有不少像她們一樣為國奉獻的「天命人」。我認為我們作為時代的新生力量,應以她們為榜樣,像張桂梅校長一樣「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會朽的腐草」。願我們能成為「天命人」的接班人,為社會,為國家奉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