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將部份慢性病患療程由私醫展開 讓私醫有生存與發展空間

 【專訪】來自醫學界的立法議員陳亦立繼續關注私家醫生及近年醫科畢業生的生存問題,提到澳門協和醫院開展私營業務,同私家醫生「搶飯食」。呢個亦是立法會施政報告答問大會最後一個提問。

 行政長官岑浩輝表示,現正探討拓展私家醫生職業生涯培訓,調動積極性,提供適切治療;並研究將部份慢性病患的療程,由私人醫療機構展開,讓私家醫生有生存和發展空間,同時政府的醫療投入和服務能回應社會期望。

 岑浩輝又稱,現時政府每年的醫療衛生開支預算一百二十多億元,而本地人口約五十七萬人,即每人每年可享受近兩萬元的免費醫療服務。他認同政府的免費醫療對私家醫生造成影響,但社會對政府醫療服務有很大期望,政府會平衡社會醫療需求,完善私家醫生發展空間。他續稱,政府的免費醫療政策雖滿足了大部份居民的需求,但也對私家醫生造成一些影響。政府通過醫療券支持私人醫療機構,今年醫療券金額已從六百元提高到七百元,總投入約五億澳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