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串聯粵港澳三地的賽事 珠正全力籌辦全運會公路自行車賽

 【專訪】粵港澳媒體灣區行聯合採訪團,在昨日第二日的行程先後到訪珠海、深圳多個地點。其中前往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公路自行車項目起始點採訪賽事的籌備情況。這是唯一串聯粵港澳三地的賽事,珠海正全力籌辦公路自行車賽。

 十五運會和全國殘特運會,將在今年十一月九日至二十一日和十二月八日至十五日,在廣東、香港、澳門三地舉行,這是粵港澳第一次聯合承辦大型綜合性體育賽事,也是全運會第一次走進香港、澳門,對推動大灣區建設、促進香港和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內涵具有重要意義。

 十五運會珠海賽區執委會辦公室副主任、珠海文廣旅體局副局長袁熊表示,該賽事籌備過程中不僅突破傳統辦賽模式,更通過科技創新與三地協同機制,為大灣區體育融合注入新動能。賽事路線被譽為「大灣區景觀長廊」,其中珠海段以情侶路為起點,途經日月貝歌劇院、漁女雕像等地標;港珠澳大橋全程展現「世紀工程」的雄偉;澳門段串聯新開通的澳門大橋、機場與北安碼頭;香港段則途經迪士尼樂園與國際機場。

 袁熊指出,去年十一月底珠海賽區已聯合港澳賽區舉辦測試賽,歷史性地創造「世界海上跨橋騎行最長、穿越海底隧道最長、全運會測試賽路程最長」的三個公路自行車賽記錄,並首創一個賽事一天跨珠港澳三境、首創前置查驗無感通關、首創粵港澳三地賽事統分結合組織方式,打通了三地賽事銜接機制,為促進粵港澳三地互聯互通、深入融合作了引領示範。

 其中,在「無感通關」技術的創新應用方面,袁熊指出,已在通關關口部署RFID射頻識別系統,並為參賽人員及物資配備智能手環與嵌入式芯片,可實現實時追蹤與精準調度。三地海關邊檢部門首創「珠海主導、港澳派駐觀察員」的聯合模式,通過信息核驗打破政策、技術與程序壁壘。並在去年測試賽後,籌備方針對反饋問題已迅速優化。技術層面,加強通關手環的防水性與舒適性,同時細化醫療車與開道車的通關銜接流程,確保無縫護航。

 與此同時,採訪團昨日亦分別前往唐家古鎮,珠海市低空服務運營指揮中心,以及到深圳,參觀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影石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深港青年夢工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