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將探討網約車服務 以市民利益為大前提 要平衡好網約車與的士利益
【專訪】行政長官岑浩輝表示,未來將探討增設網約車服務的可行性,認為應以市民利益及安全為大前提,其次則是要平衡好網約車與的士的利益。
岑浩輝昨在施政報告記者會上表示,社會上有很多意見反映電召的士平台「叫唔到的士」,星期六、日叫到的士好似中「六合彩咁」,現時本澳有一千一五百多輛的士,周末、節假日有大量訪澳旅客,關於如何應付旅客對交通的需求,以及日常有些的士不進入某些地區的問題,將研究如何通過某種方式方便居民旅客打車。關於網約的士服務具體內容可問運輸工務司譚司長,新一份施政報告中亦點出要探討增設網約的士服務的可行性。社會可共同研究,開闊思維,在不影響的士司機的權益下,方便旅客市民的交通。
同樣是運事工務範疇的公共房屋問題,岑浩輝稱,制定夾屋政策需綜合考慮經濟環境、物業市場變化及社會需求,避免對私人樓宇市場造成衝擊。
岑浩輝指出,現時經屋申請門檻已涵蓋較高收入群體,其中個人最高月收入上限為三點五萬元、二人家團七點一萬元。夾屋的定位需審慎評估,例如如何設定階層、定價才不會與經屋或私人樓市產生衝突等,因應當前整體經濟環境、國際形勢以及物業市場的變化,希望再研究夾屋及五階梯房屋政策,所以沒有放到施政報告中提及夾屋。
他補充稱,現階段社會對經屋的需求有所放緩,在綜合內外因素的影響,特區政府沒有計劃啟動興建新經屋的計劃,未來經屋制度可向有需求階層方向傾斜,因此,政府將因應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建設進度,優化資源分配,並研究經屋置換制度的可行性,政府對此持開放態度,歡迎社會提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