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由市容美化整潔工作組主導的「全城清潔大行動」,於本月已舉行啟動儀式,多個政府部門及社團代表參與。
民眾青年會副理事長談兆鵬表示,澳門目前約有近五千幢樓齡超過三十年的舊式樓宇,其中以祐漢、下環等舊區最為密集,當中不少更為「三無大廈」,這些大廈面臨垃圾堆積、孳生蚊蟲鼠患,以及渠網老化等問題。他表示,現行法規如《公共地方總規章》對此類私人樓宇的監管權限相對有限,加上「三無大廈」沒有管理實體,未訂立大廈內部規章,令執法難以落實,處罰成效不彰。
他建議當局可參考香港「聯廈聯管」制度,由市容美化整潔工作組牽頭,聯動具地區基礎的社區團體組建協調小組,主動介入「三無大廈」的管理,推動與協助業主成立管理委員會,聘請專業管理公司承接日常管理,減輕住戶經濟壓力。此外,他建議透過系統性介入,集中解決樓宇的衛生、消防及維修等問題,並建立定期監督機制,每月提交管理報告,確保措施落實到位、運作持續穩定。
談兆鵬又稱,是次全城清潔大行動雖橫跨四至五月,但不能僅止於一次性的集中整治,更需建立長效及常態化的配套機制。如無後續支援與社區參與,部份「三無大廈」仍可能重陷「髒亂──整治──髒亂」的惡性循環,建議當局應將行動期間動員的社區力量,尤其參與清潔工作的住戶,轉化為常態化的社區自治小組,由政府提供微型補助,例如清潔用品券、小額資助等,持續激勵居民參與社區衛生維護,從而強化住戶對社區的認同感與參與度,逐步推動由下而上的社區自我管理機制。
他認為,要全面優化本澳舊區的清潔與衛生管理工作,應充份發揮「市容美化整潔工作組」的統籌職能,深化跨部門合作,並善用民間團體的社區網絡與執行力,建立政府與居民之間的良性互動基礎。此舉不僅有助改善當前「三無大廈」的衛生管理難題,亦為未來推動舊區重建、提升城市整體面貌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