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由兄弟班藝術會、造船工藝文化協會聯合製作的「舟舢藝志」跨年度社區藝術計劃,將於4月26日至5月18日舉行最後一期活動,透過藝術展、駐場導覽、造船工具手作坊、船槳製作體驗、音樂會,以多元方式呈現每位創作人與船廠的關係,並撒下傳承的種子,讓造船文化扎根路環土壤,亦漂流到每個人的心中。
「藝術家成果作品展」將於4月26日至5月18日期間周末,以及5月1至5日12:00-18:00免費開放參觀。各式藝術作品將散佈路環荔枝碗船村,市民可透過腳步、眼睛、耳朵和感官,體驗原始又在變更的展覽空間,領略新舊交融的山海景象。其中,5月1、5日15:00-17:00在路環荔枝碗造船業展示室,更設「荔枝碗導覽」。駐場導賞員將由九十年代荔枝碗船廠片區模型,塑構當日船廠景像,從工具、工藝模型和漁船模型,展現澳門的造船工藝文化。
5月的兩項手作坊,將帶領市民體驗往昔師傅的造船技藝及匠人精神。「尺的宜畫」將於5月3、4日14:00、16:00,在荔枝碗造船業展示館,設四場造船工具手作坊,讓市民利用木材親手打磨心中之尺。「原大船槳製作體驗班」將於5月10、11日14:00在信榮船廠,帶領參加者體驗造槳工藝的奧妙,了解舟與槳的關係。
最後一期「ColoaneVoice黃昏音樂會」帶着期望再聚,於5月18日17:00回到信榮船廠,在最原始的木棚子裡,由音樂總監吳嘉偉領航,聯手表演者藍守恩、陳志鋒、何浩斐、鄺啟博、陳展鵬,以「舟舢藝志」主題曲,伴隨夕陽、鳥聲、浪濤聲,徐徐奏起屬於荔枝碗的樂曲,看似是結束,也是另一篇章的啟航。
「尺的宜畫」、「船槃製作」及「黃昏音樂會」需提前網上報名(https://form.jotform.com/250891481483464),費用分別為Mop50、200、80,名額有限,額滿即止。詳情可瀏覽「舟舢藝志」Facebook,查詢可電+85368861664或電郵signup.scc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