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表示,二0二四年會展業經濟效益較二0二三年下滑百分之八點二,但仍獲得兩項亞洲會議城市殊榮。新一年裡澳門會展業面臨人資、成本、競爭等挑戰,建議政府努力推動會展業從量變到質變的升級,並考慮借助會展平台助推「首發經濟」、深化澳琴會展業合作。
二0二四年會展業經濟效益較二0二三年下滑百分之八點二。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稱,根據澳門統計與普查局的數據顯示,二0二四年全年澳門共舉辦一千五百廿四項會展活動,年增百分之卅一點四,其中以「貿易及管理」及「旅遊」為主題的會展活動分別增加一百四十項及七十八項。會展活動的參與者/入場觀眾約一百卅三萬二千萬人次,錄得百分之十七點一按年跌幅,主要原因是展會入場觀眾減少。據悉,展會活動帶動本澳非博彩產業的收入約五十四點八億澳門元,較二0二三年下降百分之八點二。
澳門仍獲得兩項會展城市殊榮。去年,澳門繼續蟬連「最佳亞洲會議城市」、「最佳會議商務城市」兩項國際性獎項。
今年會展業面臨多項挑戰,包括:會展城市競爭力不足、會展業人力資源不足、辦展成本大幅度上漲、與周邊會展城市競爭加劇。
希望政府推動會展產業從「量變到質變」。具體建議舉措包括:優化會展業精準支持機制,引進及培育具競爭力的會展品牌項目、推動「以會帶展」和「以展招商」促進產業發展、強化行業人才培訓及人資保障、以橫琴為目標拓展澳門會展業發展空間、開放或減免客商會展綠色通道收費、增設會展場所。
借重會展平台促進經濟發展的兩點建議:一是助推「首發經濟」。「首發經濟」是指首次發佈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新技術等經濟活動模式,近年來已成為推動經濟成長的新引擎。澳門會展業可發揮平台功能,助推首發經濟的發展。如圓滿落幕的「二0二五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MIECF)便設有「主機板經濟展區」,展示最新環保項目、成果顯著。利用會展平台,可助力「首發經濟」創新成果展示、技術成果轉化以及技術交流;二是謀劃好橫琴深合區第二階段發展目標中的相關計劃。今年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第二階段發展開局之年,會展業作為推動澳門經濟發展的多元新興產業之一,二0二四年與橫琴深合區有廣泛合作,全年共同十六項「一會展兩地」及「一會展多地」活動在澳門、深合區及大灣區城市開展。未來需進一步思考如何發揮「澳門平台+國際資源+橫琴空間+成果共用」的發展模式,深入推動澳琴兩地會展業合作。
澳門會展業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取得一定成果,未來應進一步推動會展業品牌化、專業化、國際化、創新化、數位化、低碳化發展,為實現「法治澳門、活力澳門、文化澳門、幸福澳門」四大願景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