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府從三個層面構建預防自殺體系 正籌備明年「澳門健康調查」

 【特訊】衛生局局長羅奕龍就立法會何潤生議員所提書面質詢答覆如下:

 特區政府十分關注居民的心理健康,透過跨部門協作機制,由衛生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簡稱「教青局」)、社會工作局(簡稱「社工局」),以及社區機構保持溝通和合作,貫徹落實世界衛生組織「四級聯防、四環緊扣」的聯合機制,提供心理健康服務。特區政府持續監測本澳自殺個案情況,系統化收集性別、年齡、職業及自殺成因等數據,開展多維度分析,並從三個層面着手構建預防體系:第一,面向全體居民特別是青少年群體,開展心理健康宣教工作,提升社會精神衛生素養;第二,針對高危人群建立篩查機制,強化專業人員危機識別與處置能力,優化高危個案轉介流程,加強抑鬱症等精神障礙的早期干預;第三,對自殺未遂者實施心理急救與社會工作介入,建立個案追蹤管理機制,以及對自殺個案家屬開展哀傷輔導等關懷服務。此外,社工局與社會服務機構合作,透過二十四小時緊急危機介入、社區網絡和家庭輔導等模式,為情緒困擾人士及其家人提供各類的支援。

 為全面掌握澳門居民健康狀況,衛生局持續每十年開展「澳門健康調查」,收集包括居民精神健康狀況在內的數據,為政策制訂提供參考依據。目前,衛生局正積極籌備二零二六年的「澳門健康調查」,並計劃於本年三月下旬啟動先導調查,為正式調查奠定堅實基礎。

 關注到包括長者在內居民的心理健康,衛生局已在九間衛生中心設立心理保健門診、資助兩間非牟利機構提供心理治療服務、成立社區精神科服務隊為潛隱個案提供外展服務,以及於長者院舍提供包括精神科在內的外展醫療服務等,進一步提升社區的支援力度。社工局持續透過長者服務設施,為長者開展抑鬱防治及心理健康科普的宣傳教育工作,並為有精神健康服務需要的人士提供心理健康服務和倘需的服務轉介。此外,透過獨居長者的專項服務和計劃,以定期電話慰問和上門探訪的方式,主動關懷獨居長者和兩老家庭的生活情況,藉以識別其精神健康狀態,為有需要的長者提供支援。

 在宣傳教育方面,衛生局積極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和宣傳,透過「心理健康資訊網」專頁和健康教育講座,提供紓緩壓力方法、抑鬱症等資訊,提升居民對心理健康的關注,並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適切的支援渠道。社工局持續與社會服務機構合作,推廣「有心人」及「生命守門人」,藉以加強珍愛生命、主動關心身邊人及鼓勵求助等訊息。同時,持續推動及開辦「精神健康急救培訓課程」,並開設「關懷青少年版」和「關懷長者版」,藉以關注有關群體需要。

 特區政府於二零二一年成立跨部門和社區機構協作的「以愛同行-關注青少年精神與身心健康工作小組」,並已擴大至教育團體、高校學生及輔導機構,以及青年社團,持續跟進八十五項實務工作。目前,教青局制訂學生心理健康辨識表及工作指引,並推動全澳學校設立「校園身心健康工作小組」,讓學校以分層分級方式,及時辨識學生的需要並提供所需的支援;發揮學生輔導團隊不同專業角色的力量支援學生;舉辦社區活動、宣傳活動、支援學校開辦家長講座等,並製作家長教育資源,提升社會關注;與社會服務機構合作,開展「Chat With U─學生輔導熱線及網上支援計劃」。

 教青局將進一步推出幫助學生及青少年建立正面積極的價值觀及提升面對逆境能力的措施,包括:按需要加大學生輔導服務團隊規模,提升團隊在識別、支援及跟進有需要學生的作用;恆常舉辦學校分享會;聯同社工局開展「生命守門人」教學人員培訓課程;定期製作「心理健康教學課件」,推動學校為學生開展心理課;支援學校開辦家長講座,並製作家長教育資源,提升全社會的重視。

 未來,特區政府透過重組的健康城市委員會,加強政府跨部門間合作、聯動社團機構的力量,發揮協同效應,落實資源下沉至社區。在促進居民身心健康方面,衛生局將加強心理健康服務,教青局和社工局將強化校園和社區的心理支援,體育局和文化局將提升居民的身體素質和文化氛圍,共同推動「幸福澳門」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