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體評論美濫施關稅是霸淩行為 中國強調堅定不移對外開放

 【中新社北京四月七日電】美國政府日前宣佈對全球貿易夥伴徵收所謂「對等關稅」,受到全球多個貿易夥伴譴責。連日來,中國多家主流媒體發表評論,指出:美國濫施關稅行為拖累世界經濟復甦進程,必將自食惡果;中國將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人民日報》七日發表評論員文章《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指出,二零一七年美國挑起對華貿易戰以來,中國展現了「越壓越強」的韌性,經濟循環不斷改善。中國積極構建多元化市場,對美市場依賴已在下降。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全球大國,將應對美方衝擊視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機遇,以自身的穩定發展,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更多穩定性。

 新華社近日發表時評指出,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政策邏輯混亂,違背基本經濟規律,是典型的關稅霸淩行為。把貿易逆差當做「國家經濟負擔」,堅信「關稅能够扭轉局面」,這種片面叙事不僅低估了全球經濟的複雜性,也未能正視美國經濟已從製造業主導轉向服務業等優勢領域的現實。實際上,美國貿易逆差更多反映了美國經濟的深層結構性問題,如儲蓄率低下、基礎設施投資不足以及濫用美元霸權地位等。「讓別人吃藥,治不了自己的病。」

 央視財經評論稱,世界現代化發展進程已經證明,國際合作才是正確選擇。中國作為全球化的堅定支持者,始終秉持開放共贏理念。從共建「一帶一路」到舉辦進博會,從擴大外資准入到主動降低關稅,中國用實際行動維護多邊貿易體系。

 央視新聞「國際銳評」引述中國官方反對美國濫施關稅立場文章指出,中國將繼續實施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實現互利共贏。「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經濟日報》六日發表評論指出,所謂「對等」,實則是以美國市場的議價權為籌碼,強迫他國接受其單邊設定的貿易條件。這種「順我者不一定降稅,逆我者一定要加稅」的霸權邏輯,違背了世界貿易組織多邊框架下的非歧視性原則。

 該評論稱,根據世界銀行發佈的數據,全球貿易量增速已從二零二四年的百分之三點二驟降至二零二五年一季度的百分之零點八,接近二零零八年國際金融危機水平。美國的「關稅亂拳」無疑將重創本已疲弱的國際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