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兩千多年前,孔子與弟子的對話道出了開展祭祀追思之禮與傳承美德、培養社會風氣之間的關係。然而時至今日,仍有一些地方被厚葬薄養、鋪張浪費、高價彩禮等舊俗陋習所困擾,嚴重影響當地的文明風氣。
近年來,珠海以「破立並舉」之姿,在城鄉掀起一場移風易俗的文明變革:從婚喪嫁娶的「減負」到文明新風的「浸潤」,從「面子工程」到「裡子革新」……一場樹新風、除陋習、明新意的精神文明建設新實踐在南海之濱火熱進行。
「十里紅妝」曾是古時婚嫁盛景的寫照,但若演變為現實「百萬彩禮」的攀比,便成了壓垮家庭的「甜蜜負擔」。
以問題為導向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移風易俗也是如此。
二0二二年,市民政局印發《關於推動基層自治創新實踐的通知》,提出要在全市範圍內全面推進和規範基層紅白理事會,探索通過創新基層自治實踐模式,大力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
當年五月,金灣區高欄村率先在全市開展試點建設,成立紅白理事會,並制定相關制度,明確村內紅白事的承辦需經理事會討論決定,依法依規組織實施,積極宣導「婚事新辦簡辦」等文明新風。現在,該基層創新自治模式不僅在金灣區實現了行政村百分之百覆蓋,還「登陸」珠海各大海島鎮村。比如,桂山鎮的紅白理事會嚴格按照不講排場、不擺闊氣、不互相攀比、不舉債辦事原則,為村民「量身打造」最節約可行的辦事章程,贏得當地群眾的好評和認可。
樹新風的關鍵,還在於以典型的榜樣力量引領文明之風,讓市民群眾親身感受「新風」的清新脫俗。
在婚嫁方面,珠海堅持每年舉辦各類集體婚禮活動,既有傳承非遺、儀式滿滿的水上婚嫁,也有場景豐富、簡約而不簡單的新式婚禮。活動亮點紛呈,在儀式感不減的同時,幫很多新人卸下了經濟枷鎖,真切感受到「幸福不在排場,而在同心。」
在殯葬領域,珠海致力以綠色生態「破舊立新」。早在一九九七年,珠海開始推進骨灰海葬等生態殯葬方式,近年還出台了生態安葬補貼辦法等惠民政策,積極宣導低碳、文明、環保的綠色殯葬方式以及現代殯葬理念。
截至二0二四年年底,珠海已舉辦海葬、樹葬、花壇葬等骨灰生態安葬活動近四十次。其中,二0二四年全市海葬骨灰數為上年同期的四點五倍。更可貴的是,目前在珠海參與海葬的人群已不再局限於本地及周邊城市,表明珠海市推進生態殯葬頗有成效。
樹新風移陋俗,涉及新舊交替的問題。具體怎麼破,需要有一定約束力、威懾力和激勵性的章程制度。用俗話來說,就是要「立規矩」,通過獎罰分明的機制不斷鞏固加深大家對移風易俗的了解和認識。由此可見,村規民約是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的有效抓手。
「村規民約大家議,讓村民在討論中找到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這樣制定出的村規民約才更有約束力、執行力。」這是金灣區紅旗鎮三板村黨委書記周衛紅在實踐中得出的結論。
二0二四年一月,金灣區率先完成新一輪村規民約的修訂完善,並實現監督和獎懲機制全覆蓋,三板村正是其中的先進典型。在該村,移風易俗標語隨處可見,已修訂兩輪的村規民約涵蓋村民生產生活方方面面,水塘河道清淤、反對餐飲浪費、防範詐騙、移風易俗、安全生產等具體要求應有盡有,還針對性地建立了獎懲機制,將各家各戶對村規民約的踐行情況與股權分紅掛鈎,有效促進文明鄉風的形成和延續。
有了「規矩」,關鍵還得看執行。在移風易俗的持續推進中,村規民約正在珠海各區鎮村發揮越來越大的雙向作用:一方面,綜合運用物質獎勵、精神表彰等激勵措施,積極推進「星級文明戶」「美德家庭」「身邊好人」等選樹活動,樹典型立標杆;另一方面,針對濫辦酒席、天價彩禮等陳規陋習,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懲戒措施,正在改變以往基層治理中存在的不舉不究、執行不力等基層治理問題。
在斗門區,「孝老愛親」等要求不僅明確納入村規民約,還制定了相應的積分獎懲制度。村民孝老愛親表現突出、參與志願服務、簡辦紅白事等都可以積分,還能以積分兌換生活用品、優先享受社區服務等。
在金灣區紅旗鎮,五個行政村將村居環境衛生與村民股份分紅掛鉤;南水鎮高欄村,針對濫辦酒席、拒絕贍養老人等行為,視情節輕重設定批評教育、扣罰分紅、取銷當年一切集體獎勵和福利等不同層級的懲處,大大提升村民抵制陋俗的自覺性和內在動力。
移風易俗非一朝之功,需「春風化雨」的持久浸潤。
在珠海,從城鎮到鄉村,從陸地到海島,已完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應建盡建,覆蓋率達百分之百,並以此為依託,將之打造成為「文明風尚大講堂」、紅白理事會的議事所,好家風故事在這裡傳揚,簡辦紅白事在這裡商討……移風易俗就在一場場文明實踐活動中,得到了潛移默化地持續推動。
移風易俗,天下皆寧。從彩禮「減負」的自覺行動,到生態安葬的蔚然成風;從積分制啟動的自治熱情,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多元觸達……珠海正持續以「繡花功夫」編織文明之風的絢麗錦帛,不僅推動廣大市民實現從「要我做」到「我要做」的積極轉變,更讓大家經受到潤物無聲的精神滌蕩,讓文明之風擁有清新、自覺的「新風系統」。
移風易俗的創新實踐,不僅是新舊習俗之變,更是城市精神文明內核的重塑。唯有堅持以文化人、以策聚力、以德潤心,方能讓新時代的文明之風如南海潮湧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