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稱,已決定對歐盟徵收25%關稅,並將「很快」宣佈。美歐一旦發生貿易摩擦,德國經濟將首當其衝,尤其是汽車、製藥和機械製造業等對美出口密集型行業。不少德企表示,將加強全球佈局及對華合作,以應對美關稅衝擊。
德國聯邦統計局近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德美貿易額增至2528億歐元,美國成為德國最大貿易伙伴。針對美國關稅威脅,德國科隆經濟研究所所長邁克爾·許特近日警告,關稅將削弱德國產品競爭力,嚴重影響以出口為導向、本已疲弱的德國經濟。
德國工業聯合會負責國際事務的管理委員會成員沃爾夫岡·尼德馬克說,單單美國對墨西哥、加拿大加徵關稅,就將直接波及德國工業界,其中汽車行業及其上游供應商受衝擊最嚴重,因為德企通過在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工廠向美國市場供貨。
目前,德國車企在美雇用約13.8萬名員工,涵蓋整車製造及供應鏈體系。德國車企在美工廠依賴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零部件供應。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希爾德加德·穆勒表示,美方相關措施不僅衝擊德國汽車行業,也將傷及美國本土汽車市場。
寶馬公司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斯帕坦堡的汽車組裝廠,為全球市場生產X系列車型。寶馬集團全球政府事務負責人格倫·施密特近日表示,汽車產業鏈和供應鏈高度全球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方需要的是創造更多合作,而不是保護主義。「寶馬集團是全球化的企業,我們不需要關稅的保護,而是要擁抱來自全球的競爭。」施密特還表達了寶馬在華投資的堅定信心。他說:「我們和中國的合作是互利共贏的,也是具有戰略和長遠意義的。」
美國是德國製藥行業最重要的出口市場,約四分之一的德國製藥出口產品流向美國。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2023年德國向美國出口了價值260億歐元的製藥產品,包括藥品和醫療技術。
德國製藥業正在為美國關稅威脅做準備。德國默克集團約27%的銷售額來自美國市場,該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葛麗鶴(外文名:貝倫·加里霍)近日接受筆者書面採訪時說,過去幾年裡,默克有針對性地加強了全球佈局,均衡地投資於不同地區,並提高了供應鏈韌性,以靈活應對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環境。「中國是我們最重要且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我們在中國的商業活動凸顯了我們對該市場長期潛力的信心,以及我們在其未來發展中的重要角色。」
德國巴登-符滕堡州企業家聯合會副總經理文庭說,美國的關稅政策和保護主義措施正在威脅德國的商業模式和經濟模式。德企競爭力強,一直與全球公司共同開展創新合作,尤其是與中國的合作。「中國無疑是最具影響力、最重要的合作國家之一。 」
巴登-符滕堡州經濟部戰略和對外經濟司司長約翰內斯·容說:「我們注意到全球貿易中的保護主義趨勢日益加劇,許多活躍於國際市場的企業越來越對未來感到擔憂,這些企業需要開放的市場、公平的貿易關係以及穩定的國際環境。」在此背景下,德中雙方需要繼續傳遞合作的信號,深化德中經貿關係。
全球知名叉車製造商德國凱傲集團首席執行官羅布·史密斯表示,他對凱傲集團在中國市場的前景充滿信心。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物料搬運市場,同時也是一個快速增長的市場。「我們一直在中國持續投資,並將繼續加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