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蓮花大橋歷25載臻完善 客流量與車流量飆升80倍與93倍 橫琴口岸成舉足輕重通關口岸

 【特訊】澳門治安警察局表示,2000年3月28日連接琴澳兩地的蓮花大橋正式通車,橫琴口岸與蓮花大橋25年來,口岸每次的創新銳變,都承載着國家對澳門發展的深切期許。

 蓮花口岸開通初期,開放時間為早上9時至下午5時,其後延至早8晚8,直至2014年12月18日,口岸升級為「24小時開放」的陸路口岸,為琴澳人員「雙城生活」模式拉開了序幕。

 2016年12月20日,實施澳門機動車入出橫琴政策落地。

 2020年3月18日澳珠兩地政府在橫琴口岸旅檢大廳舉行橫琴口岸澳門口岸區移交儀式。橫琴口岸建設和管理,採用前所未有的合作模式。

 2020年8月18日下午3時,新橫琴口岸旅檢區域正式啟用,並實行「合作查驗,一次放行」便利通關模式,「兩地兩檢」查驗模式的蓮花口岸連同原來舊的橫琴口岸完成歷史使命。過往通關旅客需要乘坐口岸禁區接駁巴士往返兩地口岸情景亦告終結。

 2023年9月26日,15條全國首創的「聯合一站式」車道開通試運行,跨境車輛排一次隊便能完成琴澳兩地5家口岸單位查驗。

 9月26日同日,澳門大學連接橫琴口岸通道橋亦開放予一般車輛通行,讓旅客和巿民往返澳門大學和橫琴口岸及合作區更加便捷。當懸掛8號或以風球封閉蓮花大橋時,亦仍有通道橋供通關人員往返口岸和澳門巿區,保持橫琴口岸不間斷運作。

 2024年3月18日30條「聯合一站式車道「全面啟用。4月9日,同樣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新模式的隨車人員驗放廳亦正式投運。隨車廳啟用後,大大縮短了隨車旅客通關和上落客車點的距離,且與一般非隨車旅客分開場所辦理通關手續,進一步提升通關效率和體驗。

 3月18日起啟用電子版因公往來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通行證,持證人已率先可在橫琴口岸和港珠澳大橋口岸的「合作查驗自助通道」通行。(*同年9月8日持相關證件人員亦允許經青茂口岸「合作查驗自助通道」通關)

 5月6日,為進一步便利內地人員出往返琴澳,促進琴澳旅遊協同發展,參加「琴澳旅遊團」的內地居民,可以憑參團資料在全國任一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窗口申辦「琴澳旅遊」的團隊旅遊簽注,7日內可以「團進團出」方式經橫琴口岸多次往返橫琴與澳門。

 12月2日,澳門輕軌橫琴線正式投入營運,為往來琴澳兩地的澳門居民與旅客提供更快捷的出行選擇。

 2025年1月27日,治安警察局冀透過合理分流確保澳門居民及經常往來琴澳人士通關便利,同時提升整體通關效率,旅檢大廳(澳門往橫琴方向)除維持原有的「常旅客」通道外,新增了「澳門居民」、「多次往返旅客」和「一般旅客」通道。

 橫琴口岸設有「學生專道」,便利跨境中小幼學生在出入境高峰時段安全、順暢通關。隨著琴澳融合發展,跨境學生數量不斷增加,2025年3月14日起調整「學生專道」出境開放時間,原為下午四時至六時,延長至下午三時半至八時。(早上入境開放時間為七時至八時半)

 橫琴口岸歷經廿五載,經原澳門蓮花口岸到現時的橫琴口岸通關的客流量從2000年日均776人次,飆升至2024年日均62,506人次,車流量由2000年日均70輛,躍升至2024年日均6572輛,增幅分別達80倍及93倍。2024年10月3日錄得單日最高通關客流量紀錄逾10.3萬人次,2025年2月14日錄得單日最高車輛通關量紀錄近9200車次,同日亦錄得最高單牌車單日通關紀錄逾6100車次。橫琴口岸由一般陸路口岸,漸漸地成為舉足輕重、科技創新,實現琴澳一體化和促進兩地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重要通關口岸,亦是「一國兩制」方針下琴澳合作和深度融合的成功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