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書賭茶,古來文人學士高尚雅致的文化遊戲。
有據可查,這一活動的創始者,是宋代婉約派詩人代表李清照。
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都出身於官宦書香門第,又都勤奮於學問,男的喜好考古,女的喜好詩詞,雖家境優裕而不事奢侈,厲行儉省,將點滴資金用於購買金石書畫。每得一碑一書,視為至寶,展玩評說,自比葛天氏之樂。
對於好不容易收集來的古籍,李清照都要逐頁勘校,整集簽題,並利用點滴時間,細細研讀,一讀二讀三讀,務求融會貫通,不讓一刻閒過。即便飯後或緊張做學問之暇,仍不離本行,做稱之為「翻書賭茶」的遊戲,這是夫妻倆共同的愛好,已持續了天長日久。
兩人雙雙步入歸來堂,先煮好一壺香茗,各斟了一杯擺放在座椅前几案上。入座後輪流出題,出題者指着堆積在案頭、書架的書史,問某一樁史事在哪一本書第幾卷第幾頁第幾行。隨後各說答案,當場翻閱核查,以誰回答得正確決定輸贏。答對的,成了勝利者,可飲茶一杯,當作獎賞。
博聞強記的李清照,每每能正確應答,成了贏家。當她以勝利者的神情端起茶杯,太過開心的緣故,望着一臉沮喪的丈夫時,情不自禁大笑起來,以至茶水潑灑在了胸襟上,連忙放下茶杯揩抹。
這就是翻書賭茶的趣事,又稱「翻書賭茗」、「賭書潑茶」。
對此,女詩人的《金石錄後序》中有載:「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葉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
「翻書賭茶」體現了夫婦相隨,琴瑟和鳴,以雅趣、佳話為人稱道。
明·卓人月《花舫緣》第三折:「若能勾蔦蘿松栢相緣綴,有心待翻書賭茗,舉案齊眉。」
清代考古大師閻若琚在《潛邱劄記·讀金石錄》:翻書賭茶「千載沁心脾」。
清朝詞人況周頤《選巷叢談》:「翻書賭茶故事,自為人間所嘖嘖。」
也因此,後來的文人墨客,作翻書賭茶之戲的不乏其人。
據《國史舊聞》卷五十三,明末清初詩壇盟主錢謙益,花甲之年迎娶了知己—年輕貌美的歌妓才女柳如是,兩人同居藏書之所絳雲樓,讀書論詩相對甚歡,「擁艷姬柳如是,焚香煮茗,校刊賡酬,仿李易安(李清照號)翻書賭茶故事」。他頗為得意地對友人說:「每詩文成,舉以示柳夫人,夫人輒凝眸注視,賞詠竟日,其於寸心得失之際,不錯毫髮。予嘗思趙明誠李易安故事,顧閨閣之間,安得有此快友,而夫人文心慧質,似易安尚當讓出一頭地也。」
「清詞三大家」之一的納蘭性德,也曾與妻子翻書賭茶,後作《浣溪沙》懷念往昔伉儷情深:「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清朝大學士、經學家阮元,致仕返回故鄉揚州後,亦曾仿李清照夫婦作翻書賭茶。
「黃絹無詞誇幼婦,朱弦有曲為佳人。翻書賭茗相隨老,安穩豎牢祝此身。」 現代夫妻作家錢鍾書、楊絳,往往於辛勤寫作之餘玩此文化遊戲,休閒一刻,樂在其中,錢老還作七律以記,此詩收錄在《槐聚詩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