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時光不可辜負。恰逢清明前夕最佳品黃沙蜆季,與家人一拍即合決定去江門新會,逛逛被譽為「新會鼓浪嶼」的石板沙疍家風情島,享受舌尖上的河鮮。得益於「澳車北上」之便捷,由澳門出發不過一個多小時車程,我們便已抵達石板沙村,在去往江心島的渡口,用一杯「廢水」的價格換來私家車搭渡輪上島的新鮮體驗,甚好。
所謂疍家人,是指以船為家的漁民社群,因常年漂泊亦被稱為「水上吉普賽人」。初次聽說疍家人,源於有聲書《霍英東傳》:「霍英東是在船上出生、長大的疍家仔。港灣、風浪、小船、漁火、濤聲,這些幾乎就是他全部的幼年記憶。」雖在「住家艇」上漂泊的日子異常艱辛,然信仰媽祖的疍家人憑骨子裏的堅毅與命運抗爭,樂觀傳唱疍家漁歌,笑對人生。
昔日,一船、一家、一輩子,便是疍家人生活之縮影;如今,一島、一村、一世界,更多人得以走進「水上人家」聚居村落,感受疍家風情。
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得益於西江水的滋養,疍家人餐桌上常見的黃沙蜆、黃魚、河蝦搖身成為「石板沙三寶」,黃沙蜆更被稱為「西江鮑魚」,不少河鮮愛好者為了這一口年年驅車前往。不同於他們,我們此行只為偷得浮生半日閒。漫步江心島美食街,路邊擺着許多賣特產的小攤,相熟的出攤老人悠閒聊天,當目光掠過他們褶皺臉龐上質樸的笑容時,突然覺得朋友圈中各種擺拍的「歲月靜好」竟如此蒼白。腳隨心走,恰好,目光被一隻端坐的小狸花貓吸引;恰好,它家飯店緊臨西江風景不錯;恰好,已錯過飯點食客不多,尚能覓到臨江空桌……順理成章坐定,一邊吹着微風擼着貓,一邊享受黃沙蜆之鮮甜肥美,甚為愜意。
然而,生活總喜歡為我們開盲盒,如同《阿甘正傳》經典台詞,「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此行開局有多美,下半場就有多狼狽——開吃不久天色驟變,狂風暴雨迅猛襲來,臨江食客紛紛將凳子內移,見慣不怪的服務員則迅速拉下五彩塑料防雨布、綁定,一氣呵成。暴雨越發猛烈,雨水很快從搭建的棚頂密集滴落,防雨布更在狂風肆虐中發出嘶吼,似乎下一秒就將被撕碎。那一刻,仿若置身八號風球中,一葉小舟搏風鬥浪的畫面浮現腦海,何其恐怖。局面有些失控,我們只能跟着隔壁桌食客一道端起菜品,快速前往收銀台旁空位暫避,甚是狼狽。
「沒關係,水為財,說明大家財運都很好!」負責收銀的疍家小姑娘一邊挪出擺菜位置,一邊笑着安慰我們。攀談中,小姑娘直言這是她見過的最強暴風雨,隨即話鋒一轉,建議我們站着趁熱吃蜆。深感疍家人之不易,於是我灑脫地夾起一粒作為回應,順勢將蜆肉送入口中後與小姑娘相視而笑,她更豎起大拇指:「生活的苦改變不了,那就苦中作樂,開心萬歲!」
雨勢漸弱。走出飯店,目之所及處,木棉花落紅滿地,耳邊傳來景區廣播提示:「未來一小時有強雷雨持續,伴有八至十一級左右短時大風……」那一瞬間,我屬實擔心渡輪會因極端天氣停運,好在排隊不久便搭上渡輪過了西江。返程高速路上,聽着馬頔的《南山南》,疍家小姑娘的笑容又浮現腦海,似被傳染一般,嘴角不自覺上揚。我篤信,未來人生路保持樂觀就好,至於盲盒交給上天去開吧,因為樂觀者自有天助。
索性,隨性改了歌詞哼唱,「南風喃,北海北,『北上』有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