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島社諮委關注戶外表演區散場人流管理 冀進一步完善相關配套

 【專訪】離島社會諮詢委員會委員關注戶外表演區散場人流管理及交通配套,期望進一步完善相關配套,便利居民旅客出行及加快人流疏導。

 離島社會諮詢委員會副召集人黃梁君指出,上月底戶外表演區舉辦預熱音樂會,會後有意見反映包括設施配套、人群管理及交通疏導方案仍有提升空間,一是臨時交通安排,由於散場時周邊僅有提供到關閘及亞馬喇前地的巴士,有觀眾認為指引不清晰;二是輕軌雖已配合提供免費乘車並加密班次,但候車時間仍較長,疏導人流速度較為緩慢;三是周邊泊車配套不足,大量駕車前往的觀眾使用鄰近博企停車場,離場時在停車場內出現堵塞等問題。

 為此,她建議增加往返中區、氹仔中心區的免費公共巴士路線,設置清晰交通指引標識或加派人員在散場時進行指引,同時進一步提升輕軌運載能力,便利居民旅客出行及加快人流疏導;透過大型演出活動協調小組,與戶外表演區周邊金光大道的休企進行協調,共同提供接駁巴士便利觀眾往返,既有助疏導人流,亦可為相關企業吸引客源;用好是次預熱音樂會的各項數據以及各界的意見反饋,分析後作為優化整體配套方案之用,有序開展下一階段的場地測試工作。

 委員夏俊英表示,有參與預熱音樂會居民表示,當晚音樂會結束後輕軌站外一度現百米長人龍,站外人流疏散後站內仍是「打蛇餅」;當局設置的免費穿梭巴士路線較少,不便其他區的居民返程,難以快速疏導人流。就此,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持續優化本澳各區往返戶外表演區交通線路,完善交通規劃和配套。如透過重新編製巴士站點位置、增設穿梭巴士路線等方式提升表演區周邊承載力,提升市民旅客的出行體驗;二是建議當局作前瞻性規劃,靈活使用目前劃分的表演區四個功能區域,在四個功能區域上增設更多出口,並配合巴士站點設置,有助快速疏導人流;三是建議當局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於表演區內佈置藝術裝置、燈飾裝置、互動裝置等,吸引市民和旅客觀演結束後繼續打卡,達致有序疏導人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