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司警再接獲兩宗公檢法詐騙案,涉及金額共近三十萬元。
其中一名本澳青年上周四接獲聲稱「上海公安局」來電,指他的內地電話號碼發放詐騙訊息,要求保密及配合調查。受害人按指示租住酒店接受「線上辦案」,期間刪除銀行手機應用程式,以及登入不知名網站填寫個人資料、銀行帳戶和密碼,受害人後來向親友查詢才發現墮入騙案,銀行帳戶被轉走約十萬元,報警求助。
另一名本澳男子損失約二十萬元。他於上月十七日收到「清遠公安」電話,騙徒自稱是內地執法人員,指他發放大量詐騙訊息要開啟手機屏幕共享功能「視頻辦案」,並按對方指示提供個人銀行賬戶資料,轉帳二十萬元到自己另一個銀行帳戶,懷疑因此被騙徒獲取帳戶及密碼等資料,隨後發現款項被騙徒轉走,於是報警求助。
【特訊】本澳有三間店舖負責人懷疑墮入訂貨騙局,共損失近二十萬元。
司警表示,三名受害人上周四收到自稱「學校主任」來電,稱校方舉辦活動,要訂購一批「佛跳牆」作禮物送給學生,但和「香港供應商」鬧翻,要求他們協助代訂數十份佛跳牆。
司警稱,三名受害人收到騙徒偽造轉帳截圖後,未有查核便協助聯絡所謂「供應商」訂購佛跳牆,付款後發現受騙報案。
案中三名報案人分別是一名本地男子和兩名非本地女子,分別從事餐飲業及服務業,三人分別報備損失一萬五千元,二萬元和十六萬四千元。
警惕假冒「萬寧」積分到期短訊
近日司警局發現騙徒故伎重施,又再大量濫發假冒「萬寧Mannings」的積分到期短訊,誘騙市民點擊短訊內的釣魚連結以積分及低價換購禮品,藉此套取市民個人及信用卡資料後再進行非授權的大額交易,並於最近一周內造成至少五名市民受騙,合共損失逾三萬澳門元。
早前「萬寧Mannings」官方網站上已上載澄清訊息,強調該公司不會向顧客發任何要求提供敏感個人資料或任何財務資訊的訊息,包括超連結。
近月釣魚短訊肆虐,騙徒不斷假冒電訊商、銀行、移動支付、通訊軟件、零售及積分獎賞平台等各大機構或平台,濫發附釣魚連結的短訊伺機盜取廣大市民的個人及信用卡資料以作不法用途,箇中手法如出一轍。
司警局反詐騙協調中心強烈呼籲市民:
不論收到任何短訊,切勿隨意點擊短訊中附帶之任何連結;
任何情況下如需透過互聯網輸入個人、銀行賬戶或信用卡資料,必須小心求證有關網站之真偽;
如有懷疑,應使用司警局「反詐程式」查核風險指數,又或致電司警局防詐騙查詢熱線八八00七七七七或報案熱線九九三求助。
金管局提醒市民警惕偽冒金融機構電話短訊
按澳門金融管理局的要求,友邦保險(國際)有限公司已於其網頁(www.aia.com.hk)及流動應用程式發出告示,提醒市民警惕假冒該公司的釣魚詐騙電話短訊,以免受騙及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金管局提醒市民,如曾透過疑似偽冒金融機構電話短訊內附帶的電話號碼,提供個人資料、保單資料、密碼或進行任何交易等,應盡快聯絡有關金融機構了解,以及致電司法警察局防詐騙查詢熱線八八00七七七七或報案熱線九九三尋求協助。有關金融機構的聯絡資料可於金管局網站(www.amcm.gov.mo)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