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選委選舉勞工界投票率最高 總體投票率高於上屆

 【專訪】「八·一一」澳門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選舉日結束,昨晚近九時選管會見傳媒並公佈行政長官選委選舉初步核算結果。選管會主席宋敏莉表示,共有5,521位合資格的法人選民代表進行了投票,總體投票率88.12%,其中有效票5346張。

 宋敏莉表示,昨晚8時20分前,各票站均已完成點票工作,綜合各站數據,共有5,521位合資格的法人選民代表到票站投票,共有5,346張有效票,佔已投選票的96.83%,空白票和廢票則分別為18張和157張,各佔已投選票的0.33%及2.84%。

 宋敏莉稱,在今屆選舉中,指定了提名表簽署人的法人選民及投票人數均超越上屆,而總體投票率亦高於上屆的87.20%,反映出法人選民更踴躍參與選舉。另一方面,各界別及界別分組均在競選活動期內積極舉辦宣傳會,充份與法人選民溝通,標誌着澳門特區選舉文化的持續提升,符合「一國兩制」要求,具有澳門特色的優質民主穩步發展。

 教育界出現差額選舉,候選人招國強和陳春新得票最低落選,獲得票數分別是52票和58票;同樣出現差額選舉的勞工界,候選人李展濤和吳育麟得票最低落選,獲得票數分別是237票和257票。

 宋敏莉認為,有關數據能體現選管會優化投票、點票和宣傳等工作達到預期目的。

 在全日的投票中,勞工界的投票率最高,在1049名投票人中有96.85%投了票。其次是工商、金融界;1111名投票人有92.08%投了票;而最少投票人的243名教育界和最多投票人的1712名社會服務界的投票率亦分別有91.77%和91.18%;有801名投票人的專業界投票率是87.27%。只有都是600多人的文化界和體育界,投票率不夠有七成半。

 根據《行政長官選舉法》規定,在完成全部選舉程序的選委會委員選舉日之翌日,總核算委員會將開始對選委會委員選舉日的初步核算結果進行總核算,總核算結果由總核算委員會主席宣佈,並隨即以告示公佈。

 選委會委員選舉結果會在總核算工作完成日之後兩日內,送交終審法院。管委會在收到經終審法院核實的選舉結果副本後三日內,把載有全體選委會委員的名單公佈於《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

 當選人中一百廿多人屬首次參選

 根據選舉法規定,須由所屬界別或界別分組的法人選民經選舉選出的344名選委會委員已有初步的選舉結果,連同宗教界協商提名產生的委員、作為當然委員的澳門地區全國人大代表,以及立法會議員、澳門地區全國政協委員及市政機構成員各自透過互選產生的委員,經過系列法定程序後,將組成新一屆400人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當選人中有120多人屬首次參選,屬新面孔,而且當選人平均年齡較上一屆年輕,體現薪火相傳同反映出本澳年青一輩更加關心及積極參與特區的政治活動。

 今屆選委會委員選舉投票程序及初步核算工作的圓滿結束,新修改的《行政長官選舉法》引入的維護國安機制付諸實踐,體現「愛國者治澳」原則。所有參選人在報名時都依法提交了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聲明書,並全部通過了澳門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審查,此項在選委會委員選舉中為維護國家安全而新設的重要環節有序開展且順利完成。下一階段,管委會將根據新修改的《就職宣誓法》,按照已公佈的時間安排,積極做好400名選委會委員就任宣誓的相關工作,作為從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上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的另一重大舉措。

 而各界別、界別分組的選委候選人得票已上載至行政長官選舉網頁www.ece.gov.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