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六月消防局共進行7271次防火安全排查完成處罰10宗 三無大廈現1958宗違規經勸喻近半已糾正

 【專訪】今年首6個月,消防局共進行7,271次防火安全排查及巡查等工作,已完成行政處罰程序共有10宗,主要涉及在疏散通道上擺放雜物、鞋架、電單車等情況。而在今年6月13日起,逐步針對舊城區的低層樓宇、以及「三無大廈」等進行專門排查工作,並在違規地點張貼通告以要求在指定期間內作出補正,否則將依法開展處罰程序。

 據統計,目前澳門仍約有5,000幢30年樓齡以上的舊式樓宇,該等樓宇主要分佈於本澳舊城區內,大都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維護,為老舊社區的消防安全帶來諸多隱患。

 消防局提到,社會上俗稱的「三無大廈」,由於沒有大廈業主委員會、也沒有居民組織,更沒有聘請物業管理公司進行日常管理,故該等建築物嚴重缺乏有效的管理體系和監督,當需要進行緊急維修或更新消防設施時,「三無大廈」的居民往往難以達成共識,導致維護和維修工作無法及時進行,容易導致建築結構和設施的老化和損壞,且在缺乏有效的消防設備和定期的安全檢查下,將進一步加劇了樓宇安全風險,導致這些建築物容易成為火災的重災區。舊城區方面,建築物密集、地小路窄,經常發生交通堵塞等情況,特別在交通高峰時段或者特定節日期間尤為嚴重。此外,受到歷史原因和道路規劃先天條件不足的限制等。

 消防局稱,非常重視舊城區舊式樓宇及「三無大廈」的消防安全問題,針對澳門街道狹窄特點及實際環境需要,專門配備了小型救護車、小型水泵車、18米梯泵車、滅火電單車及救護電單車等緊急車輛和裝備。

 第15/2021號法律《樓宇及場地防火安全的法律制度》(以下簡稱「新防火法」)和第39/2022號行政法規核准《樓宇及場地防火安全技術規章》等規範,已於2022年8月17日起生效實施,其中,「新防火法」規定了作為樓宇及場地的所有人(即業主)必然是維持防火安全條件的主要責任人,即使「三無大廈」的業主亦然,並明確規定作為業主需履行一般義務,如包括:切勿隨便將雜物、傢俬放置於疏散通道上;亦不要把電單車泊於大廈的疏散通道或消防車通道;保持隔火門關閉且確保不被阻塞等事項,以維護樓宇的安全條件。

 「新防火法」生效實施後,消防局已制訂一系列對本澳樓宇公共空間的排查及巡查計劃。在2024年首6個月,消防局共進行7,271次防火安全排查及巡查等工作、涉及樓宇達1,683幢、住戶共有17,971戶(其中包括舊城區低層樓宇共642次、涉及樓宇1,209幢),並已完成行政處罰程序共有10宗,主要涉及在疏散通道上擺放雜物、鞋架、電單車等情況。事實上,大部份市民經勸喻後已即時作出改善,可見公眾整體的消防安全意識明顯有所提高。

 除此之外,消防局已於今年6月13日起,逐步針對舊城區的低層樓宇、以及「三無大廈」等進行專門排查工作,若發現涉及消防安全的問題,即時要求相關責任人或業主作出糾正,倘未能立即糾正或無法聯絡上述人士時,在違規地點張貼通告以要求在指定期間內作出補正,否則將依法開展處罰程序。截至目前,在排查過程中主要發現在疏散通道上擺放雜物、鞋架、電單車等違規情況,共有1,958宗,當中已有739宗經勸喻後已即時作出糾正,其餘違規個案現正跟進續後程序中,暫未有住戶因違規情況而需被開展相關處罰程序。

 消防局重申,「三無大廈」同樣受「新防火法」規管,即其業主必須履行「新防火法」訂定的相關義務,倘若在疏散通道上擺放物品導致出現阻礙或阻塞的情況,消防局有可能將其移除或對其開展倘有的相關處罰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