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邱禮濤編劇及執導的電影《談判專家》,改編自1998年美國經典動作犯罪電影《王牌對王牌》(The Negotiator),原故事是美國警察局處理過的一個真實案件。故事戲劇性拉滿,觀眾一邊看一邊在猜警隊的內鬼是誰?謝家俊舉著大喇叭在破碎的窗戶前說:他想用自己的方式證明清白,有警察知法犯法,欺騙警察子女的錢(警察福利基金)。人物上設置魯迪和美琪等警輔人員作為人質與卓文偉對峙嬉笑怒駡,讓電影在整體嚴肅的氛圍中,略帶放鬆。
背景設置在1996年紫荊城,警隊便衣服飾有年代感,視覺上除了有香港特警飛虎隊的衝擊力。有兩場追車戲,第一場戲是電影裡的第二次劫持人質事件。手持搖晃式的鏡頭中,警車追擊撞擊銀行劫匪駕駛的小轎車。而後銀行劫匪跳車手持手榴彈,在某銀行挾持銀行女職員,與一位舉槍的警察對峙。第二場戲是卓文偉釋放四個人質時,轉移警方注意力。趁謝家俊開走車,卓文偉假扮成特飛虎隊,上了謝家俊的車。警察內鬼駕駛小轎車追逐謝家俊開的吉普車,兩車追尾,車輪的鏡頭感很凌厲。
假如,把卓文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綁架案,看作是一場香港電視直播聚光燈關注下的反貪調查清風警隊的博弈,那卓文偉贏了。卓文偉通過警用無線對講機對另一端的所有警員表達,很多警隊兄弟都是他當伴郎,某某警員的老婆還是他接生的!被其挾持的內部調查科警員李俊傑,與警察福利基金有關,他一定會認真查出內鬼!卓文偉擔負了自己巨大的生命風險,挾持警務人員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不可能的,但在卓文偉這個進過飛虎隊、做過談判專家的警員身上,不過是小菜一碟。如果他真的殺了破窗而入的特警飛虎隊員阿科,最終會導致媒體和輿論對他進行道德批判,但卓文偉沒有。
該片暗含深意的角色是,苗僑偉飾演的警隊領導羅安邦。當卓文偉和謝家俊開車趕到李俊傑提供的藏著警隊內鬼錄音的健身房時,警隊內鬼阿金和羅安邦等三人舉著衝鋒槍進來,他們開始了唇槍舌劍的談判。「要坐牢的是你們(警隊內鬼)。」「他有我們的錄音。」「你知道我最相信你(卓文偉)。」「你們監守自盜。」「你(卓文偉)可不可以把錄音交出來?」「我要完成張永嘉(被內鬼射殺的警員)沒完成的任務。」他們在槍林彈雨中對峙。最終,羅安邦挾持謝家俊,要求警隊準備一輛車。謝家俊卻反身從其挾持的槍口下離開,羅安邦那種希望破滅,絕望到帶不走一車現金的的表情,完全值得起一個電影節獲獎提名。
該片採用香港聚光燈下的電視直播,在此意義上,《談判專家》是一個時代恰如其分的規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