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辦的「賀澳門特區回歸二十四周年暨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成立六周年慶典之『科技.創新與大灣區產業融合』高峰論壇」昨日假澳門漁人碼頭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成效符合預期。
是次活動是該聯盟成立六年來首次在澳門舉辦的活動,適逢澳門特區回歸二十四周年之際,活動得到澳門、香港以及廣東省、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親臨主禮,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廣東省副省長張新均視頻致賀辭,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黃柳權、澳門特區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珠海市市長黃志豪、中山市市長蕭展欣亦親臨現場,與大灣區和内地各有關方面代表約三百人共襄盛舉。
正赴京述職的澳門特首賀一誠通過視頻致辭。他表示:「澳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城市,正致力於加强與大灣區城市的產學研合作,助力大灣區打造全球科技創新高地。」他指出,「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六年來廣泛團結各地工商界精英、積極發揮政商溝通對接、企業交流溝通平台的作用,在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上建樹良多」。相信今天的高峰論壇將進一步助力業界搭建分享經驗、探索發展的交流合作平台,為大灣區科技產業聯合注入新的動力。澳門歡迎大灣區企業家到澳門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創新、創業和投資發展。
李家超視頻致辭時表示,「香港和澳門作為國家的兩個特別行政區,一直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並優勢互補,共同擔當大灣區的中心城市和區域發展核心引擎,貢獻國家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目前澳門正全力落實「1+4」規劃,今天高峰論壇集中討論的金融和創新科技,都是香港和澳門全力發展的重點方向,無論在港澳合作還是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上,都有無限的發展潛力和空間。」
張新(視頻發言)也高度肯定了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六年來推動粵港澳交流合作、大灣區建設中起到的積極作用。他表示:「聯盟回應國家堅持對外開放政策和『一帶一路』倡議,多次組織企業家對外交流,前前往歐盟、東盟、中東等地區挖掘國際合作潛力,在國際上推介粵港澳大灣區,講好大灣區的故事,展示大灣區經濟實力與多元文化風采。廣東省將繼續支持企業家聯盟發揮平台優勢和作用,促進粵港澳三地融合發展,助力灣區企業『走出去』,將國際優秀企業『引進來』,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作出更大貢獻!」
全國政協常委、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席蔡冠深致詞表示,「過去六年,在中央有關部門和三地政府的關懷支持下,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與大灣區各界一起迎風破浪,奮勇前行。此次在澳門舉辦首届論壇,清楚地反映出粵港澳三地已走出了疫情的陰影,正在迅速恢復活力,加快灣區全面融合,不負中央囑托,共建世界一流灣區。澳門特區擁有獨特的聯通葡語系國家的優勢,且剛公佈了《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又橫琴「封關」在即,可以預期,澳門與廣東、香港的錯位發展,會更好地服務於國家的戰略佈局。
黃志豪、蕭展欣分別介紹了珠海市、中山市的投資環境和發展態勢,表達了歡迎港、澳企業界前往投資發展的意向。
論壇期間還舉行了該聯盟法律委員會增聘澳門成員的儀式,旨為促進三地不同法律體系的融通,在「一國兩制」前提下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的法律保障。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澳門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崔世昌出任顧問團主任,澳門律師公會理事會主席、全國人大澳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黃顯輝等四人出任顧問,澳門律師公會秘書長潘愛儀等五人出任委員會副主席。
論壇舉行了圓桌會議,邀請港澳金融、經濟、科技、產業等界別人士分享認知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