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思一︰已經吃了很多蔬菜,為何仍會便秘?
很多經常便秘的人,會選擇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葉菜類食物,但仍可能大便不順。原因可能是沒有攝入足夠的水分。因為纖維素在吸收水分之後才會膨脹,讓大便的體積變大,增加腸道蠕動,才能起到通便的作用。
此外,在補充水分時要特別注意,應該慢慢地小口喝水,這樣才會有利於腸道吸收,真正為身體補充水分。如果一次性喝很多水,就只會加速排尿速度,難以達到滋潤身體的效果。
迷思二︰吃生菜為何不管用?
有人食用大量生菜來助便,但效果卻不太好,原因有兩個。
首先,生菜屬於寒性食物,不適合體虛寒的人。在中醫角度上,大多數食物都有「寒」或「熱」的特性,吃寒性食物會給身體增加冷卻效果。
另外,通常生菜都比較嫩,纖維素含量較少,再加上生菜的體積大,吃一大碗就容易飽了,攝入的纖維素可能不夠。但如果把生菜煮一下,攝入的量會增大,有助於攝入足夠的纖維素。所以蔬菜儘量煮熟比較好。
迷思三︰為何補充益生菌後反而便秘?
這通常是因為水喝得不夠,或蔬菜吃得不足。現在市面上販售的益生菌產品,大多都會增加一些水溶性的纖維素,多喝水就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
有人會選擇食用乳酪來補充益生菌,幫助排便。但一些乳酪含糖量和熱量都比較高,而且通常放在冰箱裡保存,比較冷,腸胃不好的人就不適合吃了。而奇異果是富含益生元的水果,能促進益生菌生成,幫助排便的效果很好。但奇異果偏寒性,也不適合胃腸不好的人。其他富含益生菌的食物還有泡菜、納豆和味噌等,它們都對排便有幫助。
迷思四︰為何吃酵素還會便秘?
因為酵素會調整人的體質,食用酵素排便,效果會因體質而異。這裡特別要注意,無論是食用酵素、益生菌,還是吃蔬菜、水果,最重要的一點都是水分的補充一定要夠。因為水分除了促進代謝以外,還可以讓體內的食物體積膨脹,幫助更好地排出體外,所以補充水分非常重要。
迷思五︰長期服用瀉藥何解無法改善便秘?
有些人會吃瀉藥來滑潤腸道、幫助排便,但常吃瀉藥,腸子會產生疲勞,就沒有作用了。而且瀉藥一般會比較苦寒,也不適合長期服用。
有習慣性便秘的人主要問題是腸蠕動無力,所以要治愈因腸道難以蠕動引起的便秘,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腸子蠕動起來。◇
(資料來源︰每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