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醫院)南棗焗水 補而不燥

 眾所周知,棗一向被視為滋補養生的良品,當中以紅棗最常出現在日常飲食之中。然而,紅棗及南棗均有補氣血功效,但紅棗性質較南棗燥,以紅棗焗水飲用雖有補血作用,但對於體質偏燥的人士並不適宜,這個時候就應該改用補而不燥的南棗代之。

 棗類是天然的維生素C丸,營養價值高,更有「一日吃三棗,終生不顯老」的說法。南棗尤其適合血虛人士,常見徵狀為面青口唇白,易頭暈、眼花、易倦,有時會手腳冰凍,女士則會月經周期不穩定或月經量少。另外,因血虛而引起的失眠人士也適宜服用。

 隨著南棗需求量愈來愈大,導致市面上出現不實商人以馬牙棗來冒充南棗出售。但馬牙棗既無補血之效,亦會刺激胃酸分泌,容易傷胃。所以,大家識食之餘,識揀同樣重要。學懂掌握選對食材的知識,避免損財傷身。

 一、如何分辦南棗和馬牙棗?

 單看表面,南棗和馬牙棗顏色都是烏黑色,兩者外形極為相似。雖然,憑肉眼難以把它們分辦出來,不過我們仍可用以下方法找出答案。

 1.聽聲音:南棗棗核中帶有果仁,棗核緊貼棗肉,極難分離。但只要用手握住棗身放在耳邊搖晃,可聽到棗核中的果仁發出聲響;馬牙棗棗核則為空殼,即使用手搖晃亦不能發出聲響。

 2.棗核:南棗棗核小而只有一端尖,切開棗核,可發現核內帶有果仁;而馬牙棗棗核兩端尖且偏大,切開棗核為空殼。

 3.外表:南棗肉質結實,捏之不易變形;馬牙棗肉質鬆軟易爛,捏之容易變形。

 4.味道:南棗棗味香甜,口感軟糯煙韌,沒有酸味;馬牙棗味帶酸,有煙燻味道,甜味不足。

 二、南棗禁忌

 棗類的營養價值雖然很高,但不宜食用過量,亦應避免空腹食用。因為棗皮的纖維含量高,多吃容易脹氣,會引起胃腹脹悶,導致腸胃不適,腸胃功能較弱人士不應多吃;因棗皮含豐富水溶性纖維,容易抽乾糞便中的水分,導致排便更困難,所以容易便秘人士亦不應多吃;棗類糖份較高,糖尿病患者小心食用。

 三、保存小貼士

 棗類若不在短期內吃完建議放在密實袋中,再放進雪櫃,這樣保存期較長。◇

 科大醫院

 中藥師

 周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