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國際青少年科學家」網上賽 澳門學生奪一銀兩銅

 【特訊】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組織本澳三校學生參加「第二十七屆國際青少年科學家大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Young Scientists, ICYS)」網上比賽,獲得一銀兩銅,成績可喜可賀!

 第二十七屆ICYS由塞爾維亞承辦,是次比賽有來自二十三個國家及地區共一百四十二名中學生參加,比賽以科技創新為主題,鼓勵學生就物理、工程、數學、環境科學及計算機科學等範疇進行深入研究,或設計創意和實用兼備的發明品以解決社會問題。因全球疫情限制,大會比賽於二0二一年四月二十三至二十六日網上舉行,澳科協推薦在去年「第二屆澳門青少年科學家大會」中獲獎的優秀學生和項目參加是次比賽。

 嘉諾撒聖心英文中學區愷恩、李穎敏的研究「檢測城市樹木缺陷的智能監測系統」(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for the Detection of Defects in Urban Trees)獲得銀獎,該系統以實時智能裝置監測樹木腐爛和傾斜的情況,並通過計算得出樹木倒塌的危機指數,因此得以在意外發生前通報有關部門。同學們希望該項目能減低樹木倒塌的數量及其帶來的損害,使途人及自然環境得到保護。(指導老師:盧美恩)

 粵華中學的陳梓權、陳君宇及陳澤銘開展的「澳門自來水、過濾水及樽裝水的微塑膠比較研究」”(Comparing the amount of microplastics in bottled, filtered and tap water in Macau)獲得銅獎。近年來,微塑料已成為一個嚴重的水體污染問題,因其會污染食物和飲用水,可能對人類健康構成重大威脅。他們進行這項研究是為了找出來自澳門不同地區、不同品牌的瓶裝水和來自不同類型過濾器的自來水中存在的微塑料數量。然後對結果進行比較和分析,以確定與人類安全和環境問題相關的飲用水的最佳水源。(指導老師:呂小敏、Dominique Chua)

 教業中學的朱健聰開發了「Don't斜篩讀-一種改善閱讀陋習的手機App」(A mobile App to improve the bad habit of reading),利用陀螺儀以及ARKit獲取用家面部信息以檢測用家是否低頭/側頭/過近/疲勞閱讀,另外亦搭配外置鏡頭及利用AI判斷用家坐姿是否正確,當檢測到以上不良姿勢時便會在手機App上發出提醒,使用家能夠保持正確的姿勢使用手機。該項目獲得銅獎。(指導老師:伍子雋、梁漢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