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窗一扇)我們都是唐僧   阮玉笑

《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提起孫悟空、唐僧取西經等相信不少人都會略知一二,但真正看過原著的人原來並不多。玄奘歷史上確有其人,他成就非凡,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不單是翻譯家、旅行家,而且是佛教理論家。他介紹中亞、印巴次大陸的風土見聞,傳譯宗教典籍,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交通史、以至宗教史上,均有重要的地位。《西遊記》就是以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作為原型,並加入眾多神魔鬼怪,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

即使不是人人看過《西遊記》原著,但由於與孫悟空有關的影視作品極多,對書中的幾個主角: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並不陌生。孫悟空即使有眾多的不是,但大多受人歡迎的,最不討好的該是唐僧吧,電視裏的他被塑造得「一無是處」,起碼小時候的我就一直覺得唐僧過於窩囊,經常為孫悟空抱不平,為他如此忍聲吞氣而不值。但隨着年歲漸長,慢慢發現,現實中的我們,又有幾多跳得出唐僧的框框,誰又能逃得過軟弱、迂腐、偏執?如果不把《西遊記》當成一部神話小說,也許就會發現,其實唐僧是你、也是我,是存活於人世成長於人世的眾生相。他懦弱、好哭、「冇鬼用」,遇到事情和困難並無能力去解決,只得求助徒弟,實在不具備傳統意義的師長風範。但,我們又必須原諒他所有的缺點和不足。因為他是個生活在神話世界裏的凡人。

但其實又怎能對他苛求?他成長於佛寺,小和尚縱有要做的修行,但始終都不用經歷甚麼塵世間的磨練,也許還有師父的包容和溺愛,所以前往西天取經的路上,他終於要在人世間生活時,不懂得應付,世故、膽小、懦弱……這些缺點又變得容易接受了。試問未經磨練,誰又能天生成大器?所幸的是,他取西經的信念堅定,並能抵受種種的美色、金錢、權力的誘惑,終能修成正果。這點則不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到。

我們都想做孫悟空,可惜我們都是唐僧。迂腐、自私、懦弱、世俗、虛偽、肉眼凡胎難辨善惡……這就是我說的眾生相。原諒不了「唐僧」,也許不過是因為原諒不了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逢週二見報,歡迎回應hataruan@yahoo.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