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生活誌)想像的料理   甘遠來

小時候喜歡吃壽司,喜歡吃醋飯那種酸酸甜甜的味道,吃久了白米飯,吃點別樣的味道也不錯,於是常在家附近的壽司店買那種小小的用透明膠袋裝住的壽司。壽司兩元一塊,十元就有五塊,後來慢慢升價十元只能有四塊,再後來就沒有後來了。因為這些壽司小店全都倒閉了,換成了一間又一間大型連鎖壽司店。

因為囊中羞澀,和姐姐合力才搜刮得一張十元紙幣,只能購得五塊小壽司,紫菜潮濕發軟,上面的配料單薄乏味,即使如此吃到最後一塊時仍總會爭搶。壽司美味的原因,現在想來,大概是能夠爭搶、能夠分享。

長大後就很少吃這種壽司了,去日本料理店往往點的壽司上面放的都是新鮮魚,諸如甚麼「飛機魚」、「直送」。吃下去的確新鮮美味,與小時候的絕不相同。

最近竟然重溫了這種小時候的味道。和朋友出珠海正骨整椎,調理因高壓工作而五癆七傷的身體。被折騰一大輪後,決定不遠行,就在拱北的地下商場解決晚餐。在閒逛途中遇到了一間以前人聲鼎沸的日式料理店,現在已經人丁單薄,落座顧客寥寥可數。

刺身、壽司拼盤、沙律、天婦羅。一入口,嗯,是雪櫃冰鮮許久後少許腐質發酵的味道,竟然與小時候的壽司味道如出一轍。我和朋友說:這是異國他鄉者想像出來的日本料理。草草填飽肚子便作鳥獸散,翌日早上朋友告訴我回家後他拉肚子,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