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隨筆)清明節鄉祭  風雲

今年的清明節是在公曆的四月四日,因是適逢閏年的關係吧,但當然是無礙孝子賢孫的慎終追遠之情,清明節自古已有之,這個日子也是廿四節氣之一,萬物皆潔齊而景明,生氣旺盛之現象也,而成為節日,則是便利大家可以踏青掃墓,緬懷先賢列祖,有很深的意義也。

在近代交響音樂作品中,已故作曲家陳培勳先生的《清明祭交響曲》,值得我們欣賞,作品完成於四十五年前,獲得了當年全國交響樂創作比賽的優異獎,這部作品需要我們多加瞭解,因為標題雖是叫作《清明祭》,但其內涵卻是極有深意,因為創作動機是為了一九七六年的一個事件,那時大批民眾聚集在天安門廣場,為了悼念一位國家領導人,張貼了很多詩篇,在清明那日公開張貼,成了一場政治事件,而那些詩作,啟發了陳培勳先生的靈感,因此引用了當時天安門詩抄作標題,寫下了這部作品,用以懷念一代總理,其藝術性也是極高,因而得以在那個年代流傳,也成為清明節的代表音樂。

陳培勳先生在香港出生,解放前在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院學習,參與抗日戰爭的音樂救亡活動,新中國成立後,長期擔任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也寫有很多代表性的作品,更曾將很多廣東音樂改編成鋼琴來演奏,極是成功。

除了陳培勳先生的《清明祭》之外,在春祭悼念我國的偉人,也有不少名作得以成功流傳的,另一位音樂家黃安倫,他的管弦樂作品《春祭》,也是受到陳培勳先生的《清明祭》啟發而創作,這部《春祭》也是通過交響樂隊的演奏,在清明祭祖時悼念我們的先烈,作品藝術性也是極強,納入他的一套交響音樂作品集之中,極為著名。

清明節祭祀革命先烈,自建國以來皆是有舉行,但因為種種原因,未有一個正式的紀念節日,因此在二零一四年,國家已定了在國慶日前一日,即是九月三十日為革命烈士紀念日,今年更是抗戰勝利八十週年,我們可以先在這國家安排,先在清明節,聽一聽這些偉大的作品,追念革命先烈所作出的犧牲,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若是有機會去到天安門,站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下,內心響著這些音樂作品,使到清明節更別具意義。◇